剖腹产产后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做吗?主要评估盆底肌功能再做决定!整理症状自测~
很多剖腹产妈妈觉得 “没经历顺产挤压,盆底肌没问题”,其实不然。是否需要修复,关键看盆底肌功能评估结果,下面就教大家怎么判断、怎么自测。
一、先搞懂:剖腹产为啥也可能伤盆底肌?
别以为剖腹产能完全避开盆底肌损伤,孕期子宫增大才是 “隐形杀手”。
怀孕时,子宫从鸡蛋大小长到几十斤,长期压在盆底肌上,就像一张被重物压久的弹簧,弹性会慢慢变差。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,这 9 个多月的压迫都躲不开,所以剖腹产妈妈也可能出现盆底肌松弛。
二、核心步骤:先做盆底肌功能评估,再定要不要修
评估是判断的关键,一般产后 42 天复查时医院会安排,主要看这 2 点:
肌力测试:医生会用仪器或手法测盆底肌收缩的力量,分 0-5 级。如果低于 3 级,说明肌肉没力气,可能需要干预;3 级及以上且没症状,可先居家锻炼。
症状排查:除了仪器测,还要看有没有漏尿、下坠等不适,这些比肌力数值更直观。
要是评估后发现肌力差,或已经有不舒服的症状,及时修复能避免问题加重;如果评估没问题,坚持居家锻炼就能维持。
三、在家就能做:盆底肌问题症状自测表
如果暂时没去复查,可对照下面的症状自测,出现 2 条及以上,建议尽早去评估:
1.漏尿:咳嗽、打喷嚏、抱娃、跑跳时,内裤会湿一点,甚至控制不住流尿;
2.下坠感:总觉得阴道里有东西往下掉,走路或站久了更明显;
3.排尿异常:想上厕所时憋不住,或上完还觉得没排空;
4.性生活不适:同房时感觉阴道松,没快感,甚至有疼痛感;
5.便秘:排便时需要用力很久,就算有便意也排不顺畅。
四、真实反馈:3 位剖腹产妈妈的经历,更接地气
“我产后 6 个月,抱娃时漏尿,去评估肌力 2 级,做了 10 次电刺激修复,现在基本不漏了,后悔没早点去。”
“复查时肌力 3 级,没症状,医生让我做凯格尔运动,每天 3 次,每次 10 分钟,现在产后 1 年,没出现任何问题。”
“一开始觉得剖腹产没事,没去评估,后来出现下坠感,再查发现盆底肌松弛,修复花了 2 个多月,提醒妈妈们别偷懒。”
五、划重点:不管修不修,都要做的盆底肌保养
凯格尔运动:像憋尿一样收缩盆底肌,保持 3-5 秒,放松 2-3 秒,每次 10-15 分钟,每天 2-3 次,适合所有产后妈妈;
避免久蹲久站:少提重物、少抱娃久坐,减少盆底肌的负担;
控制体重:体重增长太快会加重盆底肌压迫,产后慢慢减重更友好。
总之,剖腹产妈妈别忽视盆底肌,先评估再决定,有问题早干预,没问题勤保养,才能避免产后留下问题。